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发生特大地震,在突如其来的灾难面前,在华润集团第一时间的号召和领导下,华润医药各利润中心及广大干部职工发扬“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精神,在保证工作正常、有序开展的同时,把支援灾区抗震救灾作为当务之急,千方百计支援灾区,充分展现了华润医药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为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贡献。
在抗震救灾中,集团所属企业中涌现出雅安三九抗震救灾小分队、上海医疗器械厂抗震救灾维修突击小组、万东医疗抗震救灾服务小组、东阿阿胶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小组等表现突出的先进团队。
华润医药集团党委决定,对以上四个在抗震救灾中表现突出的先进团队予以通报表彰。集团党委号召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共产党员,要向抗震救灾的先进团队和个人学习,弘扬抗震救灾的伟大精神,以此为强大动力,更好地履行共产党的责任和义务,搞好企业生产经营,努力为促进华润医药集团的发展和进步,不断做出新的贡献。
雅安三九抗震救灾小分队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雅安三九立即抽调12名预备役士兵,组成抗震救灾小分队,赶赴重灾区绵竹县九龙乡、东汽中心校、汉旺镇以及汶川县映秀镇,出色地完成了援救任务。这支小分队成员分别是:队长卿召华,副队长杨伟,队员杨光伟、山增辉、张磊、徐开洪、周彦军、徐啸辉、张健、任永国、张勇、代伟。
大地震发生的当晚大雨滂沱,雅安三九12名预备役士兵接到命令后。迅速集结,随雅安预备役团最早赶到德阳绵竹灾区,不顾长途奔波的疲劳,冒着余震的危险,顶着倾盆大雨,在灾情较重的九龙乡中心幼儿园、东汽中心学校、汉旺镇中心小学以及东汽职工家属楼等废墟中展开救援,经过昼夜连续奋战,在没有大型机械设备的情况下,大家用手挖、用锹铲、用肩扛,在宝贵的黄金72小时内,共转移10多名伤员,挖出了38具遇难群众的遗体。
雅安三九小分队队长卿召华和张磊、周彦军两名同志参加了尖刀侦查小分队,翻越高山峡谷,冒着飞石余震,深入绵竹县山区,实地探明天池乡、清平乡的灾情。随后该队其余9位同志随预备役团深入山区,采用肩扛人背的办法,及时把救灾物资送到灾民手中。雅安三九小分队发扬连续作战的作风,不仅出色地完成了探明情况、运送物资的任务,而且安全转移群众达1000多名。
在富新镇高华村,雅安三九小分队冒着危房随时倒塌的危险,解救被困灾民90多人,转移受伤群众87名,帮助拆除危房80多户200余间,搭建简易帐篷32顶,搭建活动板房20间1000余平方米,抢储粮食3.6吨,做好灾民的心理疏导和安抚工作,赢得了灾区群众的一致称赞。特别是小分队队员山增辉同志表现出色,预备役团批准他火线入党。
雅安三九小分队还随雅安预备役团赶往汶川县映秀镇,参与搜寻失事飞机。在搜救过程中,雅安三九小分队队员发扬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革命精神,冒着余震和山体垮塌的危险,在深山密林和悬崖峭壁上艰难搜救,每天在海拔2000米高山上风餐露宿。在完成黄家院、小荣华山、1863高地等地域搜救后,副队长杨伟和队员徐开洪、山增辉继续留在映秀执行搜寻失事直升机的任务。最后在映秀镇大红崖西南的灌木林中,徐开洪和搜救分队第一时间找到失事飞机和遇难者遗体。
上海医疗器械厂抗震救灾突击小组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上海医疗器械厂紧急调回身在外地的潘峰、高强和江涛,立即组成抗震救灾维修突击小组奔赴灾区,出色完成了检测、诊断、排故、修复等任务,保证了设备的正常运行,为医护人员救治伤员提供了保障。
该小组成员是进厂都不到五年的大学生,他们冒着余震、泥石流的危险,穿梭于重灾区安县、绵阳、绵竹、都江堰等地的部队临时医院检修机器。常常一大早出发,回来时已是凌晨二三点,一天仅睡三四个小时,饿了吃点随身携带的干粮和水。一次,江涛从青海随车押送20台机器到成都,历时40多小时的长途艰难的跋涉,在办妥机器入库手续后,又马不停蹄直奔绵阳投入紧张的设备维护工作中。
军用车载式医用X射线机和移动式医用X射线机是地震受伤群众最急需的诊断医疗器械,一台机器一天使用频率高达一、二百人次,只要哪里机器有故障,接到指令,他们就在最短的时间里赶到,以最快的速度修复,切实凸显了突击小分队的作用。
万东医疗抗震救灾服务小组
万东医疗抗震救灾服务小组由组长肖锋及高振君、陈晓希、张凤良、王成林、赵大鹏等成员组成。他们以四川绵阳、彭州、什邡、北川、江油、德阳、都江堰等重灾区为中心,展开对百多台医疗设备进行精心维护。服务队成员的足迹走遍了万东医疗设备所在灾区的各个地方,累计服务用户40家,维护医疗设备52台,保证了灾区伤员的诊断和治疗工作的进行。
为了保证现场救援行动迅速、有效,他们出行前都配备了行动指南、地震防护知识,备齐了维修设备所需的配件;为了减轻当地负担,他们各项生活用品都从北京随身携带。肖锋作为抗震救灾服务队的现场指挥者,一直在一线组织、调度,与服务队成员并肩作战,灾区波及的所有地方他几乎全都跑到,尽到一位经理人应尽的职责。
值得一提的是,大地震发生的当天,高振君同志正在绵阳市中心医院医疗设备服务现场。面对突如其来的特大地震灾难,他迅即投入到救灾的行列,与医院救援队员一起搭建帐篷,帮助放射科的医生拍片。由于宾馆封锁、商场银行停业,他连续多天克服住宿无保障、食物又短缺等诸多困难,冒着持续不断的余震,紧急奔波于绵阳、江油之间的医院,一方面迅速排除设备故障,一方面加强对医疗设备的维护保养,保证设备正常运行。目前,抗震救灾服务小组的部分队员仍坚守在灾区的岗位上。
东阿阿胶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小组
东阿阿胶抗震救灾志愿者服务小组由东阿阿胶成都办事处的秦平、沈超等同志组成。地震发生后的第二天清早,他们就冒着余震,紧急加入到志愿者的行列,为抗震救灾工作贡献自己的力量。
秦平开始在彭州市人民医院协助运送伤员,共运送伤员20多人。后来,她又开车奔波于彭州市救助站和通吉镇、小鱼洞两个乡镇之间,翻山越岭,往返五次,共运送伤员20多人。沈超到绵阳市中心医院,志愿加入担架队,把伤员从门诊部抬到住院部,碰到住院部电梯紧张,五楼以下他就抬着伤员上,像这样紧张工作就是四天,有时一天要抬60多名伤员。 (文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