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润健康乡村公益项目专家顾湲教授:“以人为本”提升农村健康管理
发布时间: 2023-03-24 来源: 华润医药 【字体: 返回列表

华润健康乡村公益项目专家组专家顾湲教授是中国全科医学的开拓者和奠基人之一。在上世纪70年代,作为知青的顾湲教授曾选择成为一名“赤脚医生”守一方健康。而后在全科医学的深耕30余年的经历,也让她格外注重基层全科医生的培养。她认为,畅通乡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人,作为华润健康乡村公益项目指导专家,顾湲教授接下来将与项目一起,继续推动基层补短板,用全科医学和中西医适宜技术提升医生技能,同时以“村级健康互助小组”建设为抓手,筑牢农村健康管理的基础。 

“择一事终一生”:走上全科医学之路 

60年代末70年代初,20岁的顾湲教授到内蒙呼盟莫力达瓦旗插队,成长为当地的赤脚医生。 

与顾湲教授一样,千千万万个“赤脚医生”,成为当时中国农民健康的守护者。最初的卫生知识科普、传染病防治、接种疫苗等工作,都由他们承担起来。一如墨子所言,“摩顶放踵、以利天下”,他们用脚板子走村入户、治病救人,而这本“赤脚医生手册”也被翻译成50多种语言,至今还在一些贫穷、战乱地区发挥作用。 

在基层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顾湲教授回到北京,求学于首都医科大学,做了一段时间妇产科医师后,又去到首医大医学自然辩证法教研室,吃透医学哲学、生命伦理学、科学哲学、医学史等理论研究。此时,一个问题在她脑中浮现:大医院里给每个病人那么短的接诊时间,真的能从满足病患的需求、解决他们的健康问题吗? 

她认为,医生的角色,无论是“救死扶伤”、“治病救人”,还是“健康促进”、“温暖陪伴”都渗透着人文关怀。“行医不仅关乎医学技术,而更要把人放进来。医者仁心,人文关怀是医疗内容中不可或缺、不可替代的。”顾湲教授认为,医生不能忽略患者作为“人”的期望与情感需求,在医治病患之外,还要与病人建立人与人之间相互尊重的亲密“联结”。 

八十年代中期,,一批世界家庭医生组织代表到中国交流访问,让顾湲教授了解到了Primary Care,即基层医疗保健模式,令她大受启发,“这个类别下的医生叫做Primary Care Physician,基层医疗保健医生,类似于我们现在熟知的家庭医生,可以为全家管理日常的健康状况。” 

顾湲教授表示,全科医学这个回归到系统论的现代医学模式与生物医学模式有所不同,它的出发点是“以人为本”,拥有一套整体的思路。顾湲教授也因此成为了中国最早一批了解学习全科医学的国内医疗人才,“当时我就认定这就是我要做的一件事,也是中国将来要大力发展的一件事。” 

择一事,终一生。1989年起,顾湲教授投入全科医学和社区卫生服务理论与实践研究,在引进国外全科/家庭医学学科、建设适合中国国情的全科医学体系方面多有建树。在19921995的几年内,顾湲教授在北京方庄医院、北京复兴医院月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首钢医院、天津河东区、浙江金华市、广东深圳市、四川攀枝花市等全国各地多家医疗机构开始社区全科医学试点,并取得了可喜成果。 

“这些年来,我们培养了一大批基层医生。不管是在城市还是农村,经过我们的培训以后,他们体验到了全科医生价值、工作也有信心了。”顾湲教授说,当基层医生以平等的、非命令式的、更主动的方式关心病患的思维、行为时,患者会感动、会信任。“就像家里有一个人是学医的,不是说他‘什么病都要会看’,但是会听他提建议,他会给你指导,包括到什么科去就医。”她说,“有了这个指导心里就踏实、看病不会‘走错路’,这就是基层医生的意义。” 

中国乡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关键在人 

“赤脚医生”的说法已经成为历史,但基层对优质医疗资源的需求依然旺盛。随着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我国农村地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病)负担日益加重。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全国乡村60岁、65岁及以上老人的比重分别为23.81%17.72%,比城镇分别高出7.996.61个百分点。  

“要真正实现健康中国的目标,最难啃的‘骨头’在农村,农村老龄人口的疾病防治、健康管理任务,比城市还要艰巨。”顾湲教授表示,目前,我国约有100多万名乡村医生,在广大农村地区县、乡、村三级医疗卫生服务网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未来我们要做的,就是把健康管理的关口前移,强调防治结合,发挥村医健康“守门人”职责,让居民不生病、晚生病、少生小病、病后早日康复。 

在公立医院之外,用多元化的方式推动构建诊疗新格局也是顾湲教授持之以恒在坚持的事业。2020年以来,“华润健康乡村公益项目”在顾湲教授的指导下,走进贵州、宁夏、福建等地,展开了持续的村医教学,帮助他们在全科医学和中西医适宜技术培训中提升技能,真正打通乡村健康的“最后一公里”。 

坚持长期主义:与华润健康乡村公益项目同行 

事实上,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华润健康乡村公益项目”已经在基层医生培训方面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成熟模式,“组建一支指导基层医生的专家培训队伍、开发一套适宜基层医生的乡村医生培训课程体系、建设一个互联互通的可持续学习平台、打造一系列乡村医生的实用技术培训模式、探索一套针对县级医院的‘一帮一’帮扶模式”的“五个一”目标已经基本实现。 

“公益是一场长跑,我们信奉并坚持长期主义,找准努力的方向,做正确的事。”华润医药集团首席执行官白晓松表示,慈善公益绝非一日之功,两年多来,项目开展在关爱基层健康、推动医疗资源下沉方向不懈努力。目前已搭建了公益平台,联合国家卫健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江西中医药大学、中组部、全国总工会等众多公益力量,共同打造出特色健康帮扶模式,为基层培养了一批健康守门人,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成效。 

谈到华润健康乡村项目后续的发展方向,顾湲教授的眼神坚定。“要做得更实、更细,升级帮扶内容与模式。”,她说:“因为我们这个项目的最终愿景,就是要让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医疗健康服务。” 

她提出,未来一年,计划在现有村医培训的基础上,与华润健康乡村公益项目共同推动“村级健康互助小组”。顾湲教授分享道,农村现在常驻人口中老年人和留守儿童占比大,而人在生病的时候,往往会诱发原有的认知问题、加重情绪问题,病痛叠加人际交往的缺失,长期心理问题也不容忽视。对于这类风险,在国外有大量的慢性病互助俱乐部,通过病友间定期沟通交流,分享个体化的经历,互相启发帮助,补充医嘱之外的实践经验,也让病友之间相互支持。 

“在中国的乡村,以患者为主的慢病互助小组这种关系要是也建立起来了,病人就有组织可依靠、有人来指导。所以我们下一步要培养基层的全科医生去组织病人、组织活动。做到这一步,基层全科医生也就成‘健康教练’了。”说到这里,顾湲教授笑容里充满了期待。 

 
返回顶部